
南海因位于中国南边而得名,是位于中国南方的陆缘海,为西太平洋的一部分。中国汉代、南北朝时称为涨海、沸海。清代以后逐渐改称南海。近代有人从英语“The South Sea of China ”译为中国的南海、中国南海,并成为该地区在国际上的通用名称。
南海是中国最大的外海,南海的平均深度是1212米,但最深处却有5567米。南海面积356万平方公里,约等于中国的渤海、黄海和东海总面积的3倍,居世界第三位。其中属于中国管辖范围的也就是九段线之内的有210万平方公里左右,平均水深1,212米。
中国南海国土包括大陆、岛屿和干出礁这些陆地及其沿岸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域,这些水域有人叫作“蓝色的国土”。
海南岛是南海上镶嵌的最大的一颗明珠,海南有人口800多万,于1988年正式成立经济特区,也是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直接管辖南海四大群岛中的中沙群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现为三沙市)。海南处于“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是古代中西交通的必经要道。千百年来,无数的商船途径这条水上航道,把中华的悠久文明传播四海,同时也带来了异国他乡的“奇珍异巧”。但是,天有不测风,数以千百计的商船又在茫茫水路之中埋藏。这不幸的灾难让我们扼腕叹息的同时,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一窥古代文明盛况的契机。
考古动态
-
2022-11-10考古动态│海南自贸港十个重点园区考古调查、勘探和文物影响评估项目正式启动11月7日,海南省博物馆考古研究部分赴陵水黎安港、临高金牌港等相关市县开始田野作业,“海南自贸港十个重点园区考古调查、勘探和文物影响评估项目”正式启动。查看详情
-
2022-10-26海南省博物馆馆长苏启雅一行赴珠崖岭考古工地调研2022年9月27日,受国家文物局委托,由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院长郑君雷教授带队的中山大学考古队联合海南省博物馆考古研究所考古队进驻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珠崖岭城址,在城址及周边重点区域开展勘察、发掘等一系列考古工作。10月24日下午,海南省旅文厅文物处三级调研员黎吉龙、海南省博物馆馆长苏启雅、海口市文物局局长王大新、海口市琼山区旅文局局长林先锋、海口市琼山区副...查看详情
-
2022-09-24儋州桄榔庵考古发掘正式启动, 千年苏东坡居址待揭神秘面纱为了贯彻省委书记沈晓明到儋州调研时作出的“系统梳理研究苏东坡文化”的指示,落实时任省委副书记李军历次专项工作会议精神,充分挖掘东坡文化深刻内涵,加强东坡文化的研究、传承、保护和旅游开发,在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的指导下,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海南省博物馆)与儋州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合作,对儋州市中和镇桄榔庵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桄榔庵位于中和镇南郊,是苏...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