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省博物馆与陈嘉庚纪念馆、华侨博物院联合举办“铁血滇缅——南侨机工回国抗战75周年纪念展”在省博物馆开展,展览展出共51件(套)珍贵文物,缅怀华侨领袖陈嘉庚和南侨机工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人类正义事业做出的伟大贡献。
当天上午“纪念南侨机工回国抗战75周年”座谈会在省博物馆举办,省侨联巡视员邢福孝、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副巡视员陈文宝等领导出席座谈会并致辞,厦门市委统战部副部长林汉义、陈嘉庚纪念馆馆长陈呈向老机工吴惠民、张修荣表示慰问。
厦门市委统战部副部长林汉义向老机工吴惠民表示慰问
|
省文体厅副巡视员陈文宝参观展览
96岁老机工吴惠民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
1937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我国与国际联系的陆海通道绝大多数被日军封锁。为了打通国际交通线,滇西20余万民众于1938年8月筑就一条起自昆明,贯通滇西连接缅甸的滇缅公路,成为我国与国际联系的唯一交通要道。随着战事发展,滇缅公路运量陡增,一时驾驶、维修人员奇缺,前线后方纷纷告急。
1939年,在“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主席陈嘉庚先生号召下,来自马来亚、新加坡、泰国、缅甸、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地的3200多名南洋华侨司机和汽车修理工组成“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服务团”,分九批回国,他们辗转于滇、黔、川、桂、湘以及缅甸、印度等地,为抗战提供后勤保障,凭借熟练的技术和无畏勇气,战胜种种艰难险阻,付出了一千多条年轻生命,出色地完成了运输任务,有力地支援了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