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动态 媒体新闻 正文
江南晨曦——良渚文化展在省博隆重开展 发布时间:2013-06-09 13:00 | 浏览次数:

 
6月8日上午,由海南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主办,浙江省博物馆、海南省博物馆承办的《江南晨曦——良渚文化展》作为2013年海南省“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之一,在海南省博物馆隆重开幕。
良渚文化是环太湖流域分布的以黑陶和磨光玉器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距今5300-4000年,因1936年首先发现于浙江良渚而命名。考古研究表明,在良渚文化时期,良渚人已摆脱一铲一锹的梠耕农业,率先进入犁耕稻作农业时代,是中国古代农业史上的一次重大的变革。良渚文化以黑陶著称,胎质细腻、造型规整,器型变化多样,用途分明,尤其是鼎、豆、壶的组合,构成了富有特色的良渚文化器物群。良渚文化玉器,因其数量之众多、品种之丰富、雕琢之精湛,达到了中国史前玉文化之高峰,而其深涵的历史文化底蕴,更给世人带来了无限的遐想。
此次在海南展出良渚文化的玉器、石器和陶器等共175件,其中玉器多达130件,其他为石器、陶器和木器等工具。展出的玉器中,不乏珍品,有玉盘、玉环、玉片、玉坠、玉串饰、玉珠、玉镯、玉管等小件玉器,也有玉琮等大件玉器,这可能是古代中国人用来装饰、祭祀的物品。
良渚是实证中华5000年文明史的最具规模和水平的地区之一,是中国和人类的罕见的珍贵历史遗产,被誉为中华文明的曙光。此次良渚文化展是省博物馆首次大规模地向市民展出新时期时代的玉器,展览将展出至8月4日,展厅位于海南省博物馆一楼2号展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