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7日上午,国家文物局、海南省人民政府在北京举行文物交接仪式。国家文物局将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保管,源自港英政府移交、从丹麦追索回归以及中国文物总店留存的1040件文物和173件带修复的文物标本无偿划拨海南省博物馆。文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蔡武,海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罗保铭,海南省委副书记、省长蒋定之,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海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许俊,海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谭力,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董保华、宋新潮以及国家文物局、海南省委省政府、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海南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海南省博物馆的有关同志出席了交接仪式。
该批划拨文物中的陶质文物及瓷器时代跨度长,类别丰富,窑口多样,包括史前文物22件,春秋战国时期文物87件,秦汉时期文物151件,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物39件,隋唐时期文物136件,宋元时期文物209件,明清时期文物370件,民国时期文物22件,基本反映了中国制陶工艺和瓷器生产的历史脉络,具有较高的科学、历史和艺术价值。此外,该批文物的143件为2008年国家文物局从丹麦成功追索回归的中国文物,这是我国通过国际合作开展文物追索取得的重大进展,对于抢救中华民族珍贵文化遗产,维护国家文化权益都具有重大意义,曾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入藏仪式上,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发表重要讲话,他说国家文物局一直高度重视海南省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特别是海南省博物馆的建设工作。海南省博物馆作为海南省唯一的一座综合型现代化博物馆,自成立以来,立足地区特色,致力于传承优秀历史文化,促进区域文化繁荣发展,在陈列展览、运营管理、社会服务、文物保护、科学研究等方面作出积极贡献,取得显著成绩。此次文物划拨将有助于海南省博物馆增加馆藏,完善独具特色展览体系,为加强海南省文化建设、丰富公众文化生活发挥积极作用。
海南省委副书记、省长蒋定之作重要发言,他说,2008年10月11日,国家文物局曾将3件珍贵文物入藏海南省博物馆,国宝级的文物入驻海南,海南人民无不欢欣,海南省博物馆连续多年观众量年均超过百万。相信这次1200多件文物安家海南,必将更加丰富海南人民的文化生活,为海南人民和广大游客提供最为值得品鉴的文化饕餮。我们一定不负文化部、国家文物局的重托,保护和利用好入藏海南的珍贵文物,是国家的文物资源在海南增光添彩。2012年3月8日,国家文物局和海南省人民政府就共同推动海南国际旅游岛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为此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海南的文化基础设施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将会得到长足的发展。
在各位领导和嘉宾的见证下,丘刚馆长代表海南省博物馆与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主任吴东风主任签订交接协议,并接受《国家文物局划拨海南省博物馆文物清册》。
我馆陈列部章佩岚主任为采访记者介绍本批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