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上午,由海南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主办,河南博物院和海南省博物馆共同承办的《华夏遗韵――中原古代音乐文物展》在海南省博物馆正式开展,这是海南博物馆2013年向社会推出的十大精品陈列之一。数十年来在河南出土的音乐文物共计61组168件精品,将在我馆与海南人民见面。中原音乐历史发展得天独厚,在史书中,不乏黄河流域原始部落的葛天氏之乐、大禹治水之歌的《大夏》之乐,商人“恒舞于宫,酣歌于室”的记载。春秋战国时期的郑卫之声,更是作为一代新音乐的代表,使听者“乐此不倦”。河南近几年来出土的音乐文物,更是以其多样性和丰富性为世人瞩目。特别是上古时代的乐器,占河南出土音乐实物的百分之九十以上。舞阳贾湖出土的距今七、八千年的贾湖骨笛,五千年前的陶鼓与陶埙,四千年前龙山文化时期的特磬,三千年前夏王宫的铜铃,安阳殷墟的编铙、鱼形磬;西周应国和虢国的编钟,两周时期各类钟磬鼓瑟、管箫琴笙等,这些乐器不仅形制独特,且音域和音准很多接近现代音乐。她们精美的制作与和谐的音律,不仅代表着中国古代音乐史上的高超水平,而且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演出前景。丰富多彩的音乐文物,无不向我们展示着、传播着来自远古的音乐信息。
学生观众认真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