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动态 琼博动态 正文
从博物馆到考古工地——媒体实探海博考古现场! 发布时间:2020-12-04 09:53 | 浏览次数: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时提到: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我们必须重视考古工作。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发挥媒体宣传优势,通过纸媒、电视媒体、新媒体等多种手段,把考古最新成果和最新进展,对外宣传,向社会展示海南文化。2020121-2日,海南省博物馆召集省内外媒体单位组成小型的“考古工地探访团”前往正在发掘中的琼中水会所城古遗址和万宁神州半岛湾仔头史前遗址。

       

琼中明代水会所城考古发掘现场

万宁神州半岛湾仔头史前遗址采集到的3000多年前陶器碎片

1日,媒体记者团率先来到位于琼中县黎母山镇大保村委会水上市村的明代水会所城考古发掘现场,海南省博物馆(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考古工作队副主任、副研究员何国俊及副研究员王育龙,就现场情况和考古进展进行介绍。据相关历史记载,水会所为明代万历三十年(公元1600年)平定黎族马矢叛乱后所建,全称为“水会守御所城”。20188月,考古工作队对水会所城址进行考古调查和试掘,基本摸清了城址的结构布局和修筑方式,与历史记载相一致,证明水会所城是现今海南岛保存较完好的明代古城遗迹之一,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对研究明代卫所制度和海南岛古代城址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实物证据。2019年,经过全面钻探,发现石质遗迹10处,初步推测为石砌墙基。该城结构较完备,保存有城门、城墙、壕沟、出城道路、城墙踏步、排水沟、瞭望台、房基等结构。随后,工作队对东门附近遗迹局部揭露,发现两列垂直石砌墙基、石柱础和瓦砾堆积,确定为坐南朝北向房屋遗迹;对北城墙附近土台进行解剖,确定其为人工堆砌,四周用石块垒护,应为瞭望台类军事遗迹。此外,城内还采集到石柱础、石碑座、砖、瓦等建筑构件及明代晚期青花瓷片、铜钱等遗物。水会所城外发现官田碑文,正面有文字“总府官田 上至东北山脚界至”,侧面书“下界民田”,记载了官田的耕作范围,且保存完好。2020年,在原有的发掘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调查和发掘范围。

媒体记者团采访琼中明代水会所城遗址现场的考古发掘专家王育龙

明代,改革前朝军事制度,创立卫所制:全国要地设立卫所,控扼要害,征讨、镇戍、训练等则听命于兵部。在地方,设都指挥使司(简称都司),置指挥使,为地方统兵长官。都司之下,在冲要地区的府(含直辖州)、县(州)置卫或设所。一般卫由卫指挥使率领,5个千户所,共5600人;千户所由千户率领,辖10个百户所,共1120人,百户所由百户带领,辖2个总旗,112人;总旗辖5个小旗,50人;小旗10人。至于位于海南琼中的水会所具体有多大规模,还有待进一步考古发掘和研究。目前,明代水会所遗址的考古工作仍然在紧张而有序的进行着。

2日,媒体记者团来到位于万宁神州半岛的湾仔头史前遗址的考古发掘现场,此次项目的具体负责人、海南省博物馆(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考古工作队主任,副研究员王明忠就考古发掘工作进行介绍。据了解,万宁神州半岛湾仔头史前遗址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2018年,海南省博物馆(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对神州半岛进行全面考古调查时发现的一个新的史前遗址;2019年对其进行考古调查、勘探工作,初步确定了遗址的具体地点和面积,湾仔头遗址位于神州半岛正中北部,北依老爷海,勘探范围位于遗址东北部区域,面积为12000平方米,确认文物埋藏区域面积约为9723.8平方米,本次勘探出土的遗物经比对,与此前踏头遗址出土的遗物类型较为相似,可判断它们应归属为同一时期,这为构建和完善海南东南沿海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发展序列有着重要的意义;202011月,为配合基建工程,对该遗址边缘展开初步的发掘工作,发掘的位置位于调查、勘探区域的东南部,西南部两块位置,发掘面积约200平方米,出土遗物与此前考古调查、勘探出土的遗物基本一致。

万宁神州半岛湾仔头史前遗址考古现场,海南省博物馆(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考古工作队主任,副研究员王明忠就考古发掘工作进行介绍


据悉,此次是海南省博物馆首次组织媒体记者前往考古工地来亲身体验考古工作,也是海南省博物馆首次向公众现场展示考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此次活动,使记者朋友们更加直观、深入地了解了考古工作,更好地向社会传播考古文化。据工作人员介绍,1220日,海南省博物馆还将举办“海南70年考古成果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