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5.18国际博物馆日”倒计时2天
每日一赏(园内荔枝挂满枝)
摄于2019年5月7日
摄于2019年5月12日
科普小“枝”识
白糖罂荔枝,简称白糖罂,为荔枝的一个品种,又名蜂糖罂、中华红。白糖罂荔枝树势中等,树皮黑褐色,枝干较开张,叶薄,叶色较淡;果实果皮薄,呈鲜红色,龟裂片大部分平滑,小部分微隆起,多呈略长四边形或多角形,排列不规则,缝合线不甚明显;果肉乳白色,肉质爽脆,少汁,味清甜,带有蜜味,是广东省品质最优良的早熟品种。主要产于茂名市的高州、电白等地,有一千三百年以上的栽培历史。
“荔”朝“荔”代
湛江市遂溪县苏二村原名荔枝村,荔枝树很多。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很喜欢吃荔枝,留有“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佳句。他当年从惠州被贬海南,途经遂溪南北要塞“三十里官路”时,便慕名走进荔枝村,可惜荔枝成熟的季节已过。村里的长老告诉他,“要尝荔枝佳果味,待到来年五月时”。
后来,苏东坡先生遇赦北归,经过遂溪时正逢五月,他再次踏进荔枝村,这时村里的长老便捧出味道最美的荔枝王——“双袋子”来招待他,他终于如愿以偿。村民为了纪念苏东坡两次踏进荔枝村,便把荔枝村改名为苏二村,意即“苏东坡二进荔枝村”。
另有一说,说苏东坡当年从惠州被贬海南,途经遂溪南北要塞“三十里官路”时,进荔枝村问路,荔枝村村姑不为苏东坡指路,还出题目为难苏东坡。后来村姑知道此人便是苏东坡,为了纪念苏东坡曾来过此地,故以苏东坡排行老二作村名,即“苏二村”。
“海南省博物馆·荔枝季”征文
超实用!荔枝这样吃美味不上火
撰稿人:荔枝小编2号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说的就是荔枝魅力之大,惹得贵妃隔着上千里都念着吃!但是,每逢这时候,总有新闻相传“吃荔枝上火”、“吃荔枝醉驾”还有“荔枝病”,吓得小编赶紧吃两口荔枝压压惊——古人都是“日啖荔枝三百颗”,怎么到了现今吃两口那么可怕?那么怎么吃荔枝不上火?快看看小编介绍的小窍门~
1、盐水浸泡
将剥掉外壳的荔枝,但是不要将白色的那层薄膜也剥掉,冲洗干净之后,浸泡进30%的盐水中,浸泡一个小时就能够取出,剥开白色薄膜就能吃了,经过盐水的浸泡之后很大程度的将荔枝的火气降低了。如果一次性浸泡很多的荔枝,希望可以保存更长时间的话,可以直接将白色薄膜也一起剥掉,然后果肉浸泡在淡盐水中,同样浸泡一个小时即可,然后取出放入保鲜盒中,放进冰箱冷冻层即可。
2、吃掉果膜
我们在剥荔枝壳的时候,果肉上有一层薄薄的白膜,有点涩涩的口感,一般我们都是将它剥掉的,但是如果要防止上火的话建议将薄膜也一起吃掉,然后吃完荔枝之后将荔枝蒂部凹进去的果肉白色的蒂状部分也一起的吃掉,同样可以防止上火。
3、每次不宜超10颗
普通人每次食用荔枝也不宜超过10颗,尤其是儿童每次吃3~4颗即可,不可过量。而阴虚燥热、湿热偏盛体质的人不宜吃荔枝,糖尿病患者以及容易胀气的人也需慎吃。正在长青春痘、伤风感冒、急性炎症等症状的人不宜吃荔枝,会加重病症。
4、享用“露珠红荔”
露珠荔枝就是在天亮之前,趁着露水还没有退的时候,从树上新鲜摘下来的荔枝,这些荔枝吸收了一天的阳光,然后经过一个晚上的温凉,因此热性已经消减了,不但味道会更加的鲜美,而且还不会有上火的问题哦。
5、生长在东边树冠的荔枝
因为荔枝是长日照果树,喜欢西边的阳光,果实也是从西边开始成熟的,因此长在西边的荔枝会特别的甜,但是却会更加的燥火。因此怕上火的话,可以选择生长在东边树枝上的荔枝,比较温和。
6、冷藏过的荔枝
将采摘下来的新鲜荔枝用容器盛载,沉于水井或放于冷泉(水)中,隔夜取食,可不上火。且能化燥气而能补阴。清代大诗人屈大均有诗云:“露井寒泉百尺深,摘来经宿井中沉,日精化作月华冷,多食令人补太阴。”
爱吃荔枝又怕上火的朋友,可以学好吃荔枝的方法。但不管怎样,还是不要吃太多为好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