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服务 志愿者之家 正文
志愿者祁娟芳参加首届全国志愿者培训班的心得体会及总结 发布时间:2019-01-04 05:00 | 浏览次数:


2018年12月19日-12月22日我和省博志愿者陈俊余非常荣幸能代表海南省博物馆志愿者参加全国首届博物馆志愿者培训班,此次培训为期四天在宁波举办,齐聚了全国三十多个省市的博物馆志愿者共100余人。

国际博物馆协会副主席、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副馆长安来顺,上海博物馆副研究馆员、上海博物馆教育部主任陈曾路、西安博物院志愿者、荣誉馆员、特聘讲解员张和鑫,湖北省博物馆志愿者、第九届“牵手历史——中国博物馆志愿者十佳之星”许晓红,中国博物馆协会社教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博物馆协会志愿者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博物馆宣教部副主任,副研究馆员蒋琳,这四位嘉宾在短短的四天时间内,为现场的志愿者带来了一顿丰富的精神文化大餐。

在此之前,我从来都不知道博物馆会拥有如此庞大的志愿者队伍,也不知道博物馆社会志愿者是一个有组织有纪律的大家庭,所以现将此次培训的收获总结如下,共分为三个部分:博物馆志愿者的重要性、博物馆志愿者团队的管理及博物馆志愿者如何服务于博物馆。


一、博物馆志愿者的重要性

博物馆志愿者的重要性我想引用陈曾路主任的一句话:“让博物馆更有温度,让城市可阅读”。在培训的现场,陈主任用这句话来形容讲解员和志愿者工作。陈曾路主任为现场的志愿者带来了主题为《阐释和博物馆文化》的演讲,他认为“文物的温度来自个体和个体的感受,观众除了会记住文物,还会记住个人”。我们在讲解过程中经常说到的“我很喜欢”从你到我就是温度。讲解员或者是志愿者的存在,让冰冷的文物、博物馆更加鲜活有温度。

而和蔼可亲的安和顺老师则是从《国际背景下的志愿者服务》的角度,为我们展示了国际视野下的博物馆志愿者服务。通过他的展示,我发现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里,凡是有博物馆的地方,便会有博物馆志愿者的身影。志愿者支持博物馆的工作、遵守博物馆的规则,与博物馆是合作平等的关系,而博物会为志愿提供培训,志愿者从中获得满足感和认同感。


二、博物馆志愿者团队的管理

在培训过程中来自浙江省博物馆的蒋琳副主任和来自湖北省博物馆的许晓红老师分享了她们所在博物馆的志愿者团队的管理。许晓红老师所在的湖北省博物馆其志愿者主要是步入中老年阶段的社会精英,所以他们的志愿者从面试到考核,再到最终的到岗,每一个环节都非常的严格,但是其志愿者团队的凝聚力和口碑都非常的好。从中可以看到,严格的面试和考核,从某种意义上能降低志愿者的流失率,提高其团队的稳定性。

蒋琳副主任从事博物馆志愿者工作多年,她分享了几个博物馆志愿者管理机构的组织架构,当博物馆的志愿者团队人数越来越多,队伍越来越大时,管理工作规范化的重要性就愈发凸显。


三、博物馆志愿者如何服务于博物馆

通过这次的培训,因为看到了更加优秀的志愿者伙伴,我对博物馆志愿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也有了一些思考。

来自西安博物院的张和鑫,他从一名律师成为西安博物院的荣誉讲解员。他因为热爱和用心,钻研出了一套成体系的“方法论”用于在博物馆内向青少年儿童讲解文物。

他的用心程度超乎了我们在场所有志愿者的想象,他为了能让孩子们喜欢上历史,自己策划贴近生活热点的主题如《博物馆的神奇动物》,而为了讲好这一个主题,要去阅读十四本相关的书籍。他的这份用心和严谨,深深的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志愿者。

也许,在全国的博物馆志愿者里面有许多像张和鑫这样的志愿者,因为自己的热爱而默默付出,而我也想成为他们其中的一员,用心去做自己所热爱的志愿者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