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南溟子 游动漫”
时间:7月13—8月15日
地点:海南省博物馆 特展厅
10后孩子的暑假,总是被80、90后父母“吐槽”,
一个“熊出没”= 整个暑假。
遥想80年代,动画片非常之多。
从国产片葫芦兄弟、黑猫警长、宝莲灯;
到日本动画一休哥、铁臂阿童木、灌篮高手;
到美国动画的大力水手、米老鼠和唐老鸭……
每个勇敢、热血、助人的镜头,成就最珍贵童年!
随着科技发展,现今大部分动画都采用数码科技制作而成,可是对于80年代的人们来说,你知道自己曾经看到的动画片几乎是手绘吗?作为那一时期手绘动画的代名词“赛璐璐”你又了解多少呢?7月13日,海南省博物馆新开展览“南溟子 游动漫”中,许多画下都标示出了“赛璐璐”。
1——什么是赛璐璐
赛璐璐,亦称赛璐珞,来源于音译,于1865年问世的一种合成树脂,美国人发明。可简单理解为是一种人造塑料,它受热后变软,冷却后变硬。由美国人最早运用在动画创作上,这种在塑料胶片上绘制后而形成的风格,被定义为赛璐璐风格。
2——赛璐璐动画和数字动画的区别
“画好每一个动作,然后让画面连在一起而动起来”是赛璐璐动画和数字动画的共同之处。只不过赛璐璐动画中角色和背景是分开的,角色被画在透明的塑料片上,背景画在纸上,把赛璐璐叠在背景上才是完整的一幅画。最早赛璐璐也指动画的单帧原片,拍摄时用24幅单帧原片去替换1秒画面,然后将所有画面串起来加上声音就是最终大家看到的动画片,所以,每一帧赛璐璐都具有唯一性和独一无二性!
如今的数字动画,只需手绘线稿,将画好的线稿扫入电脑,然后在电脑上进行上色、视频编辑、后期渲染效果等。早期,组成一部动画需要大量的赛璐璐片,因此对于绘制的工作人员来说工作量巨大!如今基本已被数字动画替代。
3——赛璐璐片的制作过程
简单来说赛璐璐动画就是把多帧赛璐璐叠加,以达到动的目的。它的主要制作过程为:
1、由动画片的主笔在纸张上画出片中主要人物造型的线稿,再复印到透明塑料片上。
2、其他画师把塑料片翻过来,在背后涂抹颜色。这项工作用时较长,因为需要分多层上色。
3、为保持画面一致性,调配的颜色都严格保持一致,一般情况下在线稿旁边的标注上会写上颜色的标号。
4—— 一套完整的赛璐璐组成要素
赛璐璐(上色的人物角色透明底片)
背景图(背景图或许关键帧才有,且不超过10%的赛璐璐有背景图)
线稿图(有线稿图意味着这可能是关键帧,且不超过20%的赛璐璐有线稿图)
时间表(代表这个系列的赛璐璐的动作是分别如何安排的,仅有不超过5%的赛璐璐有时间表)
5——赛璐璐上的英文、字母意思
许多赛璐璐的右上角一般都会有编号,比如A1、B13、END等,这些编号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赛璐璐的价值。编号第一位为英文字母A、B、C、D,代表这张为多层的赛璐璐中的第几层;编号的第二位是数字,代表是这个动作系列的第几张。这个系列的第一张和最后一张被称作关键帧,例如A1、A20 END。
6——被打了孔的赛璐璐
细心的观众会发现每一帧赛璐璐的上端都被打了孔,其实这是赛璐璐时期动画的通用做法,用来固定赛璐璐、铅笔稿、背景图。由于分工不同,许多程序都不是同一画师,铅笔稿画完后为避免错位,赛璐璐上色的画师必须严格对比上铅笔稿,不能有任何偏差,否则容易发生错位,如果有一丝的错位,拍摄时就会出现画面抖动的现象。因此在赛璐璐上打孔非常必要!
7——如果你有一帧赛璐璐,怎样保存
7月13日晚上海博举办的南溟动漫嘉年华中有个赛璐璐片拍卖环节,很多观众都拍下了自己心仪的作品,那么它们该怎样保存呢?文章开头有介绍到赛璐璐实质上是一种人造塑料,受热变软,冷却变硬。因此,请不要让赛璐璐片之间直接接触,这样很有可能因为温度较高等原因发生颜料的软化与背景图或者铅笔稿粘连在一起。
8——以后还有赛璐璐动画吗
由于采用赛璐璐来制作动画费时费力,动辄需要几十画师投入数年的时间完成,成本极高,而且现在赛璐璐的画师也很难寻找。所以随着科技发展,可以说曾经辉煌的赛璐璐动画时代已经与我们彻底告别了哦。
《樱桃小丸子》
1
以上图片大部分出自展览中
前来海博打卡的你都见过它们吗?
看了这么多被错过的细节
还不快来海博二刷展览!
再看一眼这独一帧的赛璐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