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展览 最新展览 正文
“青出于蓝——青花瓷的起源、发展与交流”特展 发布时间:2017-10-23 05:31 | 浏览次数:

展览时间:2017年11月5日至2018年1月31日

展出地点:海南省博物馆一层特展厅


展览以全景解读为理念,从上海博物馆、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及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海南省博物馆等单位馆藏中遴选了50余件代表文物:古雅朴拙的唐青花瓷片诉说着青花源起的故事;恢弘大气的元代青花揭示了青花技艺的高峰;玲珑奇秀的明清青花彰显着鼎盛时期的风范;西亚风格的青花瓷器反映着文化交融的强烈印记;而充满异域风情的外销青花瓷精品则昭示着其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位。


清 康熙 · 景德镇窑青花果树纹油醋瓶

双口,器腹隔断,可同时存放两种液体,通常用来盛装橄榄油和醋,是西方人佐餐调味的用器。欧洲玻璃和陶器中,均可见类似器形,这件油醋瓶应当是中国工匠根据西方订单仿照烧造的。明末清初,中国瓷器对欧洲的输出达到高峰,在当时的瓷器贸易中,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份额最为突出。根据公司档案,荷兰人还提供木样画稿,在中国订购了许多适应西方需求的器形与纹样。对此,《景德镇陶录》亦有记载:“洋器,专售外洋者……式样奇巧,岁无定样。”这些西洋的式样和装饰,为古老的中国陶瓷注入了新的活力。

元·景德镇窑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

小口折沿,丰肩,腹下渐收,浅圈足,足底无釉,是典型的元代梅瓶。梅瓶在宋元时期大致有两种用途:一种是作为花器使用,当时的绘画作品中多有描绘;另一种是作为酒瓶使用,如此类元青花梅瓶常见有带器盖者,且上海博物馆藏宋代磁州窑系的白地黑花梅瓶,上书“清沽美酒”铭文,皆可证实梅瓶作酒具之用。此器身以青花装饰,发色浓艳,有铁锈斑。纹饰至上而下分别为缠枝莲、缠枝牡丹、仰莲瓣,间以卷草和弦纹相隔。整体构图繁而不乱,给人以饱满的视觉享受。


此次展览由上海科技馆提供了最前沿的展览互动技术——“青花瓷之路”AR互动,观众可以通过参与此项互动,了解中国青花瓷循着古代海上与陆上丝绸之路走向世界各地的贸易与交流之路。互动中选取了两条丝绸之路上重要港口、贸易国、沉船和遗址等,利用AR增强现实的互动形式,带领观众一起探寻青花瓷外销的盛况及其背后的故事。该展项在古代丝绸之路地图上共设置了六个热点,分别为合浦港、泉州港、埃及、越南、荷兰和土耳其。观众用自己的手机或馆方提供的设备扫描热点时,会在平面的地图上展现出三维、立体的建筑或是动画效果,亦能获取更为详细的图文信息,可以更为生动、直观地了解该地的背景故事,感受丝绸之路的辉煌和繁盛。


此次展览最大吸睛亮点就是6米宽的“青花大观”魔墙,展示了来自大英博物馆、大都会博物馆、荷兰国立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等馆藏的400余件青花瓷的照片,可同时供多人查询、展示。魔墙会根据瓷器的年代、器形等不断滚动展示各种青花瓷的图片,并自动推荐最受欢迎的图片。观众可以在全高清触控大屏上随意点击感兴趣的青花瓷照片,图像将变大弹出,显示更多的图文信息,例如名称、详细信息、年代、尺寸、来源等。另外,观众还可以通过手写输入的方式搜索自己感兴趣的青花瓷,为喜欢的瓷器图片点赞、下载、查阅同类信息等。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观众还能随时下载资料到自己的移动设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