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出时间:4月29日至6月30日
展出地点:海南省博物馆2号展厅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青铜器是早期中国礼乐文明的重要体现。在史书阙载的商周时期,洞庭湖畔的潇湘大地在与中原文明的交融与碰撞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青铜文化。历年来,湖南境内发现的商代青铜器三百余件,有著名的四羊方尊、人面纹方鼎、象尊,以及去年才得以身盖合一的皿方罍等青铜重器。这些青铜器以造型独特、纹饰精美、铸造精良著称于世,是研究早期潇湘地域礼乐文明的实证,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研价值。
此次展出的皿方罍,具有雄伟的造型,瑰丽的纹饰,是一件举世无双的青铜器艺术瑰宝,它的辗转流传经历更是令人感慨。“酌彼金罍”语出《诗经》,意为用那青铜之罍,斟上美酒。我们期望这些来自于三湘大地的青铜器珍品,宛若醇厚的美酒一般,能让各位观众沉醉其中。
1、皿方罍
领衔展出的皿方罍51.5公斤重,高84.8厘米,器身满布云雷纹、兽面纹、夔龙纹、凤鸟纹,整器造型雄浑庄重,并集立雕、浮雕、线雕于一身。
罍是中国古代一种大型盛酒器和礼器,诞生于商代晚期,绝迹于战国时期,青铜罍在历史上流行时间较短,方罍更是稀少。这件皿方罍罍盖上刻有“皿天全父乍尊彝”七字铭文,器身上则有“皿父乍尊彝”五字铭文,器形伟岸,纹饰和铸造手法前所未见,堪称“青铜罍王”,完全当得上国之重器。
2、人面纹方鼎
商代晚期,器作长方形,立耳,直口,口略大于底,平底,下有四足,四角有扉棱。器身四面浮雕四个人面,浓眉大眼,高鼻梁,凸颧骨,宽嘴紧闭,表情庄重。额上有曲折形小角,腮两侧置兽爪。器内侧近口处有铭文“大禾”二字。该器是现有商周青铜器中唯一一件以人面为饰的方鼎。
3、铜象尊
商代晚期,象形而中空,象鼻上卷为流,凿背为口,失盖。象腹肥硕,四足敦实,尾短下垂,整体雕塑生动逼真。器身满铸纹饰。象鼻前段饰凤鸟,凤尖喙铩羽,凤冠上伏一虎,似口衔蟠虺,流下亦倒悬一虺。象额对称各饰一只卷曲的蟠虺,自耳颈至腹臀及四足,以云雷纹为底,分别饰饕餮、虎、夔龙、凤鸟等图像,繁缛瑰丽,为商周时期动物造型青铜器的代表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