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动态 琼博动态 正文
海博面面观 | 考古百年里寻“琼”记 发布时间:2021-10-25 17:13 | 浏览次数:


今年是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一百周年。以仰韶村遗址发掘为原点,百年来,殷墟、二里头、良渚、三星堆等,一个个振聋发聩的名字借助于考古学为世人所知,从地层中一页页掀开中华文明成就的实物图卷。

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

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

可1.jpg

海南作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虽孤悬海外,隔琼州海峡遥望中原,但始终和内地互为彼岸,人群往来与文化交流密切,从与岭南地区同属一个文化圈的史前贝丘遗址、有段石器等史前文物可见一斑。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繁盛,浩瀚的南海下更遗留着丰富的水下文化遗产。近年来,海南省考古工作者的足迹遍布3.54万平方公里的琼岛,涉足350万平方公里的南海。考古百年之际,让我们一起领会海南考古那些从0到1的跨越,体会“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的意义;一起穿越几千年的历史风尘,听它们告诉我们,海南考古人在哪里……

 

海南考古人的“前世今生”

1950年海南解放后,属广东省管辖,文物考古工作也由广东省领导并开展。这一阶段,海南考古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在广东省的指导下,海南各市、县积极配合完成了全区域的文物普查,对重要文物古迹进行认定并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为了认识海南古文化遗址的分布和文化面貌,开始对一些遗址开展了小规模勘探和试掘。丰富了对海南古代文化的认识,保护了一批重要的古代遗址,相关研究者发表了一批重要的考古报告。

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海南正式建省。建省后,文物考古工作得到了海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相关机构相继建立。

1989年7月10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成立海南省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的通知》,成立海南省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全省的文物博物馆事业。

1990年3月,海南省博物馆挂牌成立。海南有了自己的第一个省级综合性博物馆。

1996年9月,以原博物馆人员为基础,成立了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要负责全省文物调查、发掘、保护和研究工作。

至此,海南考古人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开始在全省展开。

mtxx01.jpg

原海南省博物馆馆址


海南田野考古——聆听泥土下传来的文明絮语

匍匐在田间地头的,是海南考古人,面朝黄土背朝天。他们顶着海南的烈日骄阳,挥汗如雨下。常被我们说是在“工地的农民”;走街串巷的,是海南考古人,挨家挨户走访调查,只为一条文物或遗址线索。常被我们说是“博物馆难得一见的人”。就是这样一支,常年人数不足10人的文物考古工作队,既发现了60-40万年前的剑齿象、华南虎、巨猿等动物化石,解开了海南岛孤悬海外的“谜团”;也发现了1万年前的三亚落笔洞人牙化石,将海南岛上人类活动的时间提早到1万年前;还发现了西沙群岛甘泉岛上的唐宋人类居住遗址,有力论证了我国渔民早在唐代就在南海从事开发和生产活动。

让我们先一起来看看

在田野考古方面

海南考古人走过的重要“足迹”……

旧石器时代考古发掘•落笔洞洞穴遗址

1635153631(1).jpg

80年代落笔洞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早在20世纪80年代,文物工作者在三亚市东北部的落笔洞洞穴内发现含有螺壳、蚌壳及小哺乳动物化石的灰色胶结层堆积。1992-1993年,海南省博物馆联合其他单位对该处洞穴遗址进行发掘。其中除发现13枚人牙化石及较多动物化石外,还出土石器200余件和一批骨、角、蚌器及使用火的痕迹。

落笔洞洞穴遗址对于海南有着特殊的意义,它将海南人类活动的历史明确推进到了一万年前,为研究海南岛早期人类活动,特别是新旧石器过渡这一重要阶段提供了出土实证,对研究更新世到全新世过渡期华南大陆与中南半岛地区史前文化的联系十分重要。

新石器时代考古发掘•英墩贝丘遗址

 图3-2-34 英墩遗址的贝壳堆积.jpg

英墩遗址的贝壳堆积

2014年8月,海南省博物馆(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其他单位考古工作者在陵水至三亚东部的沿海地区进行考古调查时发现了该遗址。2015年12月至2016年1月,联合考古队对英墩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根据堆积情况和出土遗物可将英墩遗址的文化遗存分为早、晚两期,推测其年代为距今6000-5500年。

汉代考古发掘•东方荣村遗址

mtxx02_副本.jpg

荣村遗址

1986年10月,文物工作者在调查时发现该遗址。1991年12月,在复查时又采集到石斧、镑、陶器、骨器等遗物。1998年2月-3月、2014年1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海南省博物馆(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其他文博单位对该遗址进行了钻探和试掘,发现灰坑、灰沟、瓮棺葬、灶坑、柱洞、贝壳堆积等遗迹,出土夹砂陶、印纹陶、骨器、铁器、石器等文化遗物。其丰富的文化堆积层反映出海南早期文化的特性。

唐宋时期考古发掘•唐宋甘泉岛遗址

mtxx01_副本4.jpg

甘泉岛航拍

1974年、1975年,海南和广东两省考古工作者在西沙甘泉岛上发现了一处唐宋时期居住址并对其进行发掘。出土一批唐宋时期瓷器、铁锅残片、铁刀、铜饰件,应该是岛上居民的日常生活用具。还发现鸟骨和有敲砸痕迹的螺壳堆积,应是人类食用后集中抛弃形成。甘泉岛唐宋遗址的发现和发掘,证明我国渔民早在唐代就在岛上延续居留,从事开发生产活动。


明清时期考古发掘•澄迈县福安清代窑址

mtxx04.jpg

福安窑址

20世纪60年代,该窑址被发现。2002、2004年,为理清窑址的保存状况及窑炉的形制结构、烧造等特点,海南省博物馆(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福安窑址进行了两次考古发掘。共发现残窑5座,从形制特点上来看,均为横室阶级窑,大致呈东一西向依山坡走势分布排列。每座窑炉可分成相连的数间窑室,最多可达7间窑室。出土各类陶瓷器数千件,以烧造青花、青釉、酱釉瓷器为主,另有少量青黄釉、褐釉和青白釉瓷器。器形丰富,有罐、壶、碗等日用器皿,还有孔雀、龟等造型的瓷塑。明末清初,横室阶级窑首先出现于福建地区。分析窑炉形制可知,福安窑应当是受到了福建制瓷业的影响。福安窑址的发现和发掘填补了海南省古窑址考古的空白。


南海水下考古——邂逅沉睡百年的海底文明

海南作为海洋大省,海岸线绵长曲折、海域面积广大,包括南海诸岛及其附属海域,区位优势明显。1995年,原海南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向国家文物局建议在南海诸岛开展文物考古项目。随后,国家文物局将“中国南海诸岛考古项目”列入中国水下考古“九五”重要项目规划中,明确提出从1996年开始有计划、分步骤地对南海诸岛所属的中沙、西沙和南沙群岛进行文物普查和水下考古。自此,海南联合国内考古研究单位对西沙群岛所属的岛屿、沙洲和礁盘开展了一系列的地面和水下考古调查。取得了丰硕的水下考古成果,对研究“海南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由海南省博物馆组建的水下考古队伍,全程参与了 “华光礁I号”在内的多项南海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

我国远洋海域发现的第一艘沉船•“华光礁I号”

自古以来,南海就是连接中国和外界重要的海上通道。早在秦汉时期开辟海上丝绸之路以来,中国历代船舶就不断穿梭航行于茫茫的南海之上,进行贸易和渔猎生产。然而南海海域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属热带季风气候,最易受到台风的侵袭,加之航行之地暗礁林立、地势险要、水道复杂,至此长眠南海海底的沉船达千余艘。其中 “华光礁I号”就是代表之一。华光礁是位于西沙群岛中一个规模较大的环礁,因沉船沉没、出水于此,故得名“华光礁I号”。

mtxx01_副本1.jpg

华光礁I号”考古发掘现场

1996年西沙群岛文物普查时发现。当时,沉船遗址已经遭到了部分破坏。1998、2007年,经过两次发掘打捞,这艘沉睡海底800多年古沉船终见天日,打捞出水船板511块,打捞出水陶瓷器等文物总计1100余件。 “华光礁I号”是中国第一次发现的有六层船体构件的古船,展现了中国古代造船工匠的精湛技艺,为中国水密隔舱船传统技术又增添一个新的例证,对评估中国古代造船技术以及对于世界航海发展的贡献具有重要意义。

微信图片_20211022210206.jpg


百年已过,初心仍未变

致敬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考古人

将中国现代考古学

推向更深、更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