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动态 媒体新闻 正文
海南周刊 | 陈江:追寻海南历史足迹 点亮海南“独家记忆” 发布时间:2021-12-02 17:22 | 浏览次数:


海南日报2021-11-22 10:13

文\海南日报记者 邱江华

冬日琼岛,洋溢着融融暖意。站在海南省博物馆前的攀丹荔枝园旁,望着摇曳生姿的果树,海南省博物馆馆长陈江感慨万千。“就如这果树般蓬勃的生长,海南省博物馆正步入发展的高速期。”

今年是陈江调至海南省博物馆工作的第十一年。这些年,陈江见证了海南省博物馆从建馆初期的默默无闻,到如今大放光彩,成为国家一级博物馆、海南的文化地标。其中多少艰难与荣耀时刻,他是见证者,更是参与者。

陈江在西沙海域。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游子归乡开拓事业

1961年12月,陈江出生在广东省临高县(今海南临高)农村。幼时连汽车都没见过几回的他,没想过将来会离开家乡。1979年,17岁的陈江考入中山大学考古专业,毕业后分配到南京博物院,一待就是28年。彼时的陈江,也不曾想到有朝一日还会回海南发展。

2008年,海南省博物馆一期建成开馆,建省办经济特区20年的海南有了属于自己的大型文博设施。2010年,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启动,因机缘巧合,陈江被调回海南,任海南省博物馆副馆长。

从南京博物院回到刚刚建成的海南省博物馆,尽管做足了心理准备,但现实的落差还是让陈江吃了一惊。“那时海南文博系统不论是在馆藏文物资源、文博人才储备方面,还是在财政资金方面,在国内文博行业都处于落后位置。”陈江回忆说,正因如此,他认定:回海南工作必须勇于开拓,要建馆而非守馆。

很快陈江就面临一项挑战——2011年是海南省博物馆开馆三周年,馆庆之际推出的展览备受瞩目和重视。陈江负责主持此次展览《大海的方向——华光礁I号沉船特展》。这也是他回海南工作后策划的第一个展览。

陈江(前排中)和同事在甘泉岛考古。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当时有同事打趣说,您要是办不好这个展,就得打包行李回南京了!”对于当时的情景,陈江记忆犹新。“沉船展在国内少见,加之刚回海南,不熟悉情况,经费有限,要策划办好这样一个展览不是件轻松事。”

任务艰巨,好在一切顺利。后来,该展览不仅成功举办,还荣获“第十届(2011-2012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该展览自2012年起走出省博,先后在全国十多家省级博物馆巡回举办,广受欢迎。

“第一次‘交卷’,成绩还算漂亮。”陈江笑道。实际上,他在海南从事文博工作11年,有过多个漂亮的“第一次”:培养全省第一批文物进出境责任鉴定员;牵头开展我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第一次两馆“一肩挑”,任省博物馆馆长的同时主持筹建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

“一赋成展”展示海南特质

很多人有这样的共识,想要了解一座城市,最好的办法是参观当地的博物馆。

回到海南工作后,陈江心里一直在琢磨一个问题:“外地人来海南,总是对这里的阳光、沙滩印象深刻,当他们离开时,能带走什么?”他认为,应该让更多外地人真正感受到海南的文化内涵。目前海南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其历史文化地位需要置于当下重新审视。

在海南历史人物中,明代才子丘濬对陈江的影响很大。“丘濬向来以自己是个海南人为荣。”在陈江看来,丘濬在《南溟奇甸赋》里从海南的地理位置、历史、风物等方面对海南文化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将海南称作是南海上一座美丽的宝岛。“随云生物之偶然,安知造物之无深意也”,丘濬眼中的海南,是一块神奇而充满灵气的宝地。

从丘濬的《南溟奇甸赋》中得到启发,陈江在海南省博物馆二期改造完成时,坚持创新思维,对一期展陈体例进行大幅调整,以“南溟奇甸赋”为主题布展,包含“南溟泛舸”“方外封疆”“仙凡之间”三大基本陈列,两个专题展及四个“非遗”展,对海南的奇特地理、独特资源、神奇文史、奇风异俗和海洋文明进行陈列展示,做到了“一赋成展”。

“南溟奇甸”系列基本陈列可以说是海南省博物馆在对海南历史文化地位重新审视与定位后的创新表达,在此基础上,陈江还与同事推出了全新的省博物馆IP文化形象——“南溟子”。

陈江介绍,“南溟子”,即海南之子、南海之子,是海南历史与南海文明的代表。“我们将‘南溟子’定位为海南历史文化的小精灵。历史上,海南因孤悬海外鲜为人知。如今,信息时代到来让认知没有了空间上的阻隔,推出一个生动的IP文化形象,让它给大家讲述海南历史文化,无疑会更加精彩。”

追寻史图博的海南足迹

陈江在南京博物院工作时,曾前往北京故宫博物院借一件文物回南京展览。“进入故宫博物院库房后,工作人员顺带展示了一些非常精美的黎锦服饰,一下就把我吸引住了。”

故宫怎么会有黎族文物呢?陈江有些不解,回到南京后,他又发现南京博物院竟也有关于黎族的照片。“两家博物院都距离海南很远,怎么会同时存有海南黎族文物?我不停思索,直到史图博的名字浮现在我脑海里。”

史图博是德国文化人类学家,20世纪30年代初,他在海南岛开展了两次探险式考察活动,搜集到300多件海南黎族的文物。其所著的《海南岛民族志》一书,奠定了其中国黎学奠基人的学术地位。

海南省博物馆。 林萌 摄

“我上大学时就拜读了史图博的著作,但那300多件珍贵的民族文物后来去哪了,作为一个海南人,我很想知道。”陈江坦言,若不是那次偶然的机会,这批文物的去向恐怕仍是个未解之谜。

后来经过查询,陈江证实了自己的猜测,无论是南京博物院的照片,还是故宫博物院的黎锦,均来自于史图博的收藏。“对这批文物,南京博物院尚未进行系统梳理,这是属于海南的文物,也是海南民族文化的瑰宝,我们应该重视。”知道史图博这批文物的下落后,陈江便一直致力于相关工作和研究。到海南省博物馆工作后,陈江还组织省内民族学专家编了一本《海南黎锦》。

2018年,陈江与同事策划的“灯下故人——一个德国人与海南岛的故事”原创展览在海南省博物馆展出。200多张珍贵的照片以新旧对比的方式并列悬挂,展现了海南中部地区许多地方的昨日与今时,146件文物再现了民国时期海南黎族地区的人文风貌。“通过追寻史图博的足迹,让人们了解海南岛的少数民族文化,也以此展览展示海南省博物馆作为地方博物馆对本土文化的记录与传承。”陈江说。

做足水下考古文章

周围一片湛蓝、头顶灼热阳光,从11月4日至今,陈江已在海上“漂”了半个多月,这是他第二次赴西沙考古。

海南岛北端与雷州半岛隔着琼州海峡,琼西北隔着北部湾与越南等地相望,琼西南则面向浩瀚南海,遥远处千里长沙、万里石塘,岛国棋布。历史上,海南与这些国家和地区交往通商从未间断,船下浪花演绎着一段又一段航海故事。

在陈江看来,海南是个海洋大省,更是个水下文物大省。近年来,省博物馆发展的着力点就在于水下文物的保护与修复。“2008年海南省博物馆正式成立时,水下考古研究中心随之组建。10多年来,海南在水下考古事业上的投入有所增加,专业硬件设备帮助我们在海上精准定位,船舶的条件越来越好。我们实现了常态化开展西沙水下考古,水下考古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有所提升。”

2020年12月,“海南稽古 南海钩沉——海南考古七十年”展览在省博物馆开幕,共展出文物300多件,涉及海南田野考古、南海水下考古等领域,为观众全方位呈现了海南考古70年历程。

“海南正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战略支点,文博单位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我们要通过积极推动西沙水下考古再现古代丝绸之路的繁盛。”陈江说。

陈江介绍,海南是著名的侨乡,省博物馆计划建设东南亚艺术馆或南洋艺术馆,收藏跟环南海国家和地区有关的文物、艺术品,朝着国际一流博物馆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