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服务 宣教之窗 正文
你知道吗?之博物馆里的“动物”世界(一) 发布时间:2022-09-03 23:00 | 浏览次数:


你知道吗?

在博物馆里

除了有文字记录历史

图画回顾历史外

还有许许多多的小动物出现在历史文物中呢

它们有的趴在器物上享受美好时光

有的栩栩如生高大威猛

还有的好像是在装傻卖萌一样

自由自在,调皮可爱~

想看看它们吗?

那就来博物馆瞧瞧吧!


1.鱼的影子.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猜猜我是谁!



我是鱼~在水里游的鱼~



鱼类是最古老的脊椎动物。它们几乎在地球上的水生环境都有栖居,从淡水的湖泊、河流到咸水的大海和大洋。鱼类是终生生活在水中,用腮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让它们自由穿梭在水中。


2.鱼的构造.webp.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从考古材料来看,早在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彩陶上就已出现鱼纹,并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这是一块东汉时期的鱼纹画像砖,长方形,侧边有鱼形纹。画像砖起源于战国时期,盛行于两汉,多在墓室中构成壁画。这种鱼纹画像砖不仅是建筑用材,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墓葬装饰,它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鱼的认知和喜爱。


3.鱼纹画像砖.png  

   

 微信图片_20220903230022.jpg


那么问题来了

古人为什么会喜欢鱼呢?

或许我们可以从诗词古籍里找找答案。

其一,鱼有丰饶之意蕴。

“鱼”与“余”同音,有所盈余,像词语中“连年有余”、“吉庆有余”,即为丰饶、富贵之意。


5.剪纸.webp.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二,民间有“鱼跃龙门”的故事

《埤雅·释鱼》中写道:“俗说鱼跃龙门,过而为龙。”指鱼逆流前进、奋发向上,跃过龙门化身为龙,寓意美好。这一纹饰深受古代学子之喜爱,正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尤其对寒门学子而言,仕途是改变其命运的主要渠道,“鱼跃龙门”纹饰恰如其分地传递出古人对及第成名、步入仕途以及光宗耀祖的期望。


微信图片_20220903230035.jpg 

这幅清代黎族龙被上就体现出了鱼跃龙门的图案。


此龙被由三幅连缀而成,蓝黑底,图案由红、白、紫、绿、黄等色线绣成。由连续宽带回纹组成矩形画框,框内由双龙和鱼跃龙门等组成主体图案,框外饰有多种花卉纹样,是不可多得的精品龙被。


水中游来游去的小鱼

被古人赋予了诸多美好的寓意

并以图案的形式出现在历史文物中

这些鱼纹的出现

是古人热爱生活

努力追求幸福的真实写照

现如今

我们也要努力把这份美好延承下去

过好当下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