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中华民族一直以沉、檀、龙、麝为四大名香,其中被奉为“万香之首”的沉香,以其独特的生长环境和历史背景冠绝天下。而沉香是如何产生的?中国香文化又有着怎样的历史发展?让我们从海南省博物馆最新开发的《香从何处来》课程软件中一探究竟吧!
奇妙的“结香”过程
沉香的宿主白木香树喜欢生长在低山雨林里,海南四面环海,原始森林植被茂密,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地理环境极其适合白木香树的生长。当白木香树受伤后,会分泌油脂为自己治疗,而沉香就是它治疗后在身上留下的“结痂”。正如一些人会说:“沉香,白木香树的伤,时间酿成的香”。
生结
白木香树碰上狂风暴雨的恶劣天气被折断后,会分泌树脂疗伤,在疗伤的过程中,树脂会和一些真菌发生反应,呈现木油混合体的状态,从而结出沉香。
熟结
当白木香树病变慢慢枯死,沉入泥沼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分解,最后留下生病时凝结在体内的沉香。
虫漏
白木香树很受虫蚁欢迎,常有虫蚁通过啃噬,在它身体里“安家”,随后白木香树不断分泌油脂,最终形成造型独特的沉香。
神秘的“采香”活动
海南用香采香的传统也历来有之。清代《琼黎风俗图》中的《采香图》就描绘了黎人的采香历史:画中有四名采香男子,聚在一处山谷中,有的靠着树干,有的攀爬到树上砍香,各自忙碌。
海南省博物馆就珍藏了超多种类的沉香,一起来看看!
(左|板头、右|吊丝)
(左|钻孔、右|虫漏)
(左|人工打钉香、右|人工输液香)
“香”飘千年
新石器时代晚期,人们已经用燃烧柴木与其它祭品的方法祭祀天地诸神。
春秋战国时期,品类丰富的芳香植物已用于香身、薰香、辟秽、祛虫、医疗养生等许多领域。
西汉初期,熏香已在贵族阶层广泛流行起来,且有了专门用于熏香的熏炉。
隋唐时期,香被用来礼佛,还沿着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了日本等国家。
宋代,香已成为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一个部分。
清代,香占据着人们生活的重要部分,其品类和相关器具也愈发多样。
名人“香”事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也和海南沉香有着历史渊源。花甲之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海南,即使身在异乡,他依然保持乐观心态,且很快就在海南找到了心灵寄托,那就是海南岛上好的沉香。 当弟弟苏辙过生日时,苏轼就地取材,以一件沉香山子和一篇《沉香山子赋》为贺礼,苏轼借着赞美沉香来鼓励自己的弟弟,做一位品行坚定、精神超然的君子。
“香”侍百态
香深入到了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接下来,我们一起找找古画里的“香”,看看能找到几处吧!
古人在娱乐、睡觉、远游、抚琴的时候都会焚香助兴,大家发现了吗?香文化源远流长,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沉香的故事,并亲身体验制香的过程,记得随时关注我们的活动新动态,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香从何处来》课程软件的精彩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