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是我国第十八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用优秀文化为青少年培根铸魂,海南省博物馆流动博物馆“南溟学堂”研学活动走进五指山通什镇福关村和毛阳镇毛兴村,通过流动展览、研学课堂、非遗工坊等环节,让学生们近距离走近琼博,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海南的历史文化、海洋文化、非遗文化,近距离体验非遗魅力。
“南溟学堂”研学活动走进五指山通什镇福关村
“南溟学堂”研学活动走进五指山毛阳镇毛兴村
放飞海洋梦想
感悟南海文明
孩子们在讲解员带领下参观“南溟泛舸”流动展览
本次研学活动中,海南省博物馆将基本陈列“南溟泛舸——南海海洋文明陈列”带进乡村振兴帮扶点,走进校园、走近学生,讲解员在博物馆馆藏精品文物展板前,生动形象地讲解南海水下文化遗产,学生们求知欲满满,在每张展图前时而驻足观赏,屏息细看,时而三五成群,窃窃私语交流着各自的感受,有的还认真地做起了记录,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南海海洋文明科普课。
孩子们踊跃参与“南海丝路大冒险”活动
“不对不对,不是那张,是这张!”“我记得是这个!刚才翻过啦。”一阵议论声在教学点的上空回荡,一帮孩子聚在一起,鼓捣着桌上的卡片。更路簿、鲤鱼灯、青白釉刻花执壶、铜锭、福船……这些丝路文物,被精心印在卡片上,学生们兴致盎然地体验“南海丝路大冒险”活动,既好玩,又印象深刻。
“神秘福船将远航”研学课堂
孩子们体验拼船模
亦乐亦学,船模手作。“神秘福船将远航”研学课堂上,学生们化身“小小造船师”,合作进行拼船模活动,了解南海古沉船“华光礁Ⅰ号”相关历史知识和造船工艺,乘风破浪,探索古船与航行的秘密。
传承非遗文化
守住海南文化记忆
孩子们参与“刻琼印”活动
“小小传承人”非遗工坊环节中,学生们巧拼彩贝,感受海南贝雕的精美与奇妙,边动手实践,边聆听科普。“刻琼印”活动让学生们当一次“小小雕刻家”,以刻刀代笔,橡皮为纸,刻出海南历史文化之美。“拓琼文”活动用宣纸对海南历史文化相关内容进行拓印,体验“古代复印机”的乐趣,争做非遗文化传承人。
孩子们进行“巧拼彩贝”体验
孩子们展示“拓琼文”作品
海博文创模拟“直播间”现场,学生化身“小小主播”和家乡文物“推介官”,神采奕奕,自信有范儿,在讲解员老师的指导示范下学习讲解技巧,围绕海南省博物馆文创产品进行讲解与推广,用实际行动为家乡文物“代言”,令人耳目一新。
孩子们进行文创产品推介讲解体验
此次研学活动,海南省博物馆充分发挥了博物馆“第二课堂”的功能,为博物馆和学校之间搭建了桥梁,让优秀展览走出博物馆,走进校园,让青少年在寓教于乐中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深切感受到一件件文物延续着的华夏民族精神血脉,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重要指示的生动实践。
活动合影留念
未来,海南省博物馆将继续开展流动博物馆研学活动,让广大青少年在亲身实践中对话历史、感悟文化,进一步激发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让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在心中牢牢扎根,让海南文化熠熠生辉,让历史文脉绵绵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