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献 文献中心 正文
张岳崧 楷书七言联 发布时间:2024-10-12 11:05 | 浏览次数:

释  文:养花种树得春气,读书听香生妙思。

款  识:翰山张岳崧。

钤  印:张岳崧印(白文方印)、翰山(朱文方印)

作者简介:

张岳崧(1773—1842),字子骏,一字翰山、澥山,号指山,海南定安人。清嘉庆十四年(1809)以一甲第三名进士及第,成为海南历史上唯一的探花。官至湖北布政使、护理巡抚。书法宗欧阳询、虞世南,与郭兰石大理齐名。当时碑版多出其手。主持修编《琼州府志》。著有《筠心草堂集》《运河北行记》等。

张岳崧的楷书多出于《阁帖》,师法各家,面貌属于“馆阁体”之列。但相较于清早期馆阁体以董其昌、赵孟頫为流风,清晚期受碑学兴起的影响,帖学书法也转以笔力雄强、骨力刚健的颜体为尚,一扫士人书法萎靡之风。

“馆阁体”是明清之间,对于官僚体系中统一的书法面貌的总称。“馆阁”是宋朝管理图书经籍,编修国史的官署。到明朝,其职权转移到翰林院,“馆阁”的称呼仍被沿用,一直延续至清朝。由于文人应试的需要和统治者的倡导,明清两代的“馆阁体”为广泛运用于官场的标准书体,强调方正,光洁,间架规整。明朝,“馆阁体”以沈度的风格最为典型。至清朝,康熙推崇董其昌舒朗淡逸的书风,乾隆偏好赵孟頫飘逸柔美的书法风格,故“馆阁体”有揉进了董、赵,舒朗、秀媚的风格。“馆阁体”是一种实用性的官方文体,其艺术个性不强,就如同现今“官方文书统一格式”一样,有着历史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