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献 研究动态 正文
2018西沙群岛渔民提供水下 发布时间:2019-02-28 06:49 | 浏览次数:

古代的海南,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海上交通成为与外界联系的唯一途径。海南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开辟了多条连接外部的古代航道,北面有琼州海峡,东南有到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地区的航道,东面有经过海南的“海上丝绸之路”航线和前往西沙、南沙诸岛的航道。伴随着多条对外交流的海运航线的形成,环海南岛的港口也孕育而生。西沙水下线索的发现多来自于在此世代劳作的渔民,我们历年来取得的成绩也多来源于渔民提供的线索。因此开展西沙群岛渔民提供水下线索核查工作,搞清楚水下文化遗产的分布、保存现状及其相关水域水下文化遗产的分布情况,有利于弄清西沙群岛现有水下文化遗产的家底,为开展南海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提供详细、可靠的线索,同时推动我国南海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全面发展。


为确保“2018西沙群岛渔民提供水下文化遗产线索核查”工作的顺利完成,海南省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成立以蒋斌为负责的工作队,抽调省博水下考古中心骨干业务人员从事具体的调查工作,邀请海口市博物馆及琼海市博物馆的3名水下考古队员一起加入调查队;同时聘请随州市博物馆研究馆员黄建勋馆长作为技术指导。


一、具体工作

1.北礁沉船线索的来源

海南省博物馆水下考古中心蒋斌主任在多年的水下考古工作中特别注重对水下线索的收集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听说潭门渔民陈玉保、陈玉喜兄弟在西沙捕鱼时发现了奇怪的木材,在走访中,他发现这些木材不是船木,有些像“降沉香”。在征得船老大同意后,采集标本送中国科学院做测定,证实了猜测。降沉香蒋斌对这批木料的来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同船老大多次的交谈中,得知这批木料来源于北礁,同时船老大出示了在该海域打捞出水的铅块和部分瓷器标本。凭借着多年的水下考古经验,蒋斌判断这批物品很可能来源于一艘沉船。船老大也证实,他们确实发现过疑似的船板,并能提供较为准确的位置。

在向馆领导汇报调查情况后,提出了开展“2018西沙群岛渔民提供水下文化遗产线索核查”工作的想法,得到了馆领导的大力支持,调查队很快组建并开展核查工作。

2.工作的准备

众所周知,西沙水下考古工作的黄金季节是每年的3~5月,过了这段时间,由于受季风的影响,西沙海域风浪较大,还经常有台风。12月份更是工作的最差季节之一,受北风影响,此时风浪较大且水流急。

海南省博物馆抽调了长期从事西沙水下考古工作的老队员组成了工作队,这些队员都有多年的丰富水下工作经验,但是尽管如此,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多数队员都出现了强烈的晕船反应。但是大家没有任何怨言,在简单的恢复后就立即开展了工作。

3.核查区域

1)号点,坐标17°04′*****111°27′*****;水深2.5~4米,能见度大于30米。该区域四周多死亡的鹿角珊瑚及礁石,海底起伏较大,覆盖白色珊瑚砂。据船老大介绍,发现的船板在礁石旁,因为发现时是多年前,四周因人为捞取砗磲时进行了抽砂作业,现船板已被珊瑚砂覆盖。


2)号点坐标17°04′*****111°27′*****;水深1.3~10米,能见度大于30米。该区域为大面积珊瑚礁,多鹿角珊瑚及花式珊瑚。礁盘深度在1.3~2.5米之间,礁盘上多覆盖珊瑚,在珊瑚件散落大量的铅块。礁盘旁有两条冲沟,最大深度约10米,上覆盖较厚的珊瑚砂。在冲沟内发现铁甲船甲片两块,年代初步判断为近现代。


3)号点坐标17°03′*****111°28′*****;水深0.5~1.5米,能见度大于30米。此处位于北礁礁盘边缘地带,水深较浅,海底礁盘上有大量鹿角珊瑚。


二、核查发现

1.北礁沉船点的确认

为了对渔民提供北礁沉船点的真实性核查,我们对北礁沉船点进行了局部抽砂作业。在抽砂深度达到1.5米时,揭露出第一块船板;抽砂深度1.8米时,我们发现了第二船船板。两块船板呈错落排列,船板已碳化,经海水侵蚀,损坏严重,但主体结构依存。因船板已发现,本次线索核查目的已达到且当时自然条件恶劣,风浪及水流较大,我们未把两块木板完全揭露,在进行拍照、测量及摄像后即对船板进行了回填保护。

经过测量,已揭露出来的船板长145厘米(上层船板),宽13厘米,厚8厘米,呈东西向埋于珊瑚砂下。已揭露下层船板长56厘米,宽7厘米,厚8厘米。船板埋藏深度4.6米,在周边发现数块青花瓷器碎片,因体积较小,无法判明大致年代。

沉船周围地势平缓但多珊瑚石,此处水深较浅,但水流急,船板发现于一块巨大珊瑚石旁,初步判断沉船应为触礁沉没。


2.铅块地点确认

铅块发现地点为一较为平坦的礁盘上,此处水深1.5~2米。该礁盘面积较大,东西长约280米,南北长约300米。在礁盘西南边有两道较深的冲沟,最深处深约10米。礁盘所在海域海底大部分区域为壳状珊瑚板岩,部分区域珊瑚板岩上覆盖有一层较薄的死鹿角珊瑚残段堆积,死鹿角珊瑚残段堆积中夹杂有珊瑚沙,部分区域海底为珊瑚沙,地形较为平坦。

铅块散落在礁盘上,分布不均匀。铅块呈锥形,高约2厘米,底径3.1厘米。铅块上有大量的海底生物凝结,重约80克。

在铅块发现的礁盘旁的冲沟内,发现铁壳船甲片两块,长86厘米,宽23厘米,铁甲上布满铁锈,上面有圆形卯眼。


3.沉船点确认

遗址分布边缘的海底由大片鹿角珊瑚丛构成,鹿角珊瑚多已死亡,水深约0.3米,遗址破坏较严重,未见原生堆积,分布范围内沟壑纵横,采挖砗磲和盗扰形成的扰沟布满整个遗址,沟底为珊瑚沙及珊瑚板岩,最深处可达1.6米(涨潮期),沟两侧呈坡状隆起堆积,沟坡及顶部堆满了扰动后的死鹿角珊瑚和砗磲贝,其间还夹杂有少量的大块珊瑚板岩,扰沟顶部最浅处水深约0.2米,沟坡及坡顶散落有一定数量的陶瓷器碎片。此处提取标本一件,长120厘米,宽23厘米,厚14厘米。


三、初步认识  

1.线索核查认识

本次线索核查工作,对渔民提供的三个线索点进行了确认。1号沉船点发现船板两块,船板保存较完整,此沉船点确认无疑。这是在我国西沙群岛发现船板的第三艘木制沉船。2号点发现大量散落的铅块,分布面积广,数量多;3号点发现降沉香一块,应为散落物。

2.沉船原因推测

北礁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航线的必经底,此处礁盘水位较浅,附近多礁石险滩,恶劣多变的海洋气候,风大流急,使得频繁往来船只多发海难事故,这是当地的地方志上多有记载。本次实地水下探查也证明了这一点。综合当地水流、地理位置等综合因素,推测沉船是在受风浪进入北礁礁盘后触礁进水,船体发生倾斜,装载船货散落海床。加上近些年渔民在北礁附近捞取砗磲贝,对礁盘多有扰动,使得沉船被二次掩埋。

3.沉船性质

北礁沉船遗址由于抽沙作业使部分船板裸露于海床,通过船板判断测出为一沉船遗址无疑。沉船遗址附近多有瓷器、铅块、降沉香等物品发现,且货物多散落于礁石附近,且数量较多。考虑到北礁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是从古至今重要的避风地与休整补给站,此处多礁石且水位较浅,易引起船舶触礁沉没。综合多种证据,我们判断北礁沉船遗址确认无疑。这同时是我国在西沙海域发现船板的第三艘古代木制沉船遗址。


四、调查收获  

本次调查工作严格遵循田野和水下考古规程,工作规划科学合理,过程安全顺利,达到预期目标。调查工作开展前即制定周密工作方案,根据工作需要组建队伍,并根据需要进行分组;工作中克服了时间紧迫、任务繁重、水浅流急等困难,历时一个多月,在近万平米的分布区内,潜水25人次,潜水总时长345分钟,对北礁海域渔民提供的水下文化遗产线索点进行了水下探查及摄影、摄像及确认工作,发现了沉船线索,弄清了遗址的保存现状、水下遗物种类、数量及其分布范围、文化内涵等,提取了一批有代表性的标本,完成了预定工作目标。为以后开展该遗址的水下考古工作及遗址保护提供了详实的第一手资料和可靠的依据。